关于乌审旗煤炭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作者: 来源: 添加时间:2015-07-24 20:05:00

  折海军

  为全面了解我旗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旗煤炭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煤炭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大力实施“工业强旗”战略,努力构建以煤炭产业为支撑的牧区新型工业化之路。根据网络研修班的总体要求,深入我旗部分煤炭企业进行走访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情况介绍等形式,对我旗煤炭产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乌审旗煤炭产业发展后发优势明显

  我旗煤炭产业刚刚起步,后发优势明显,即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同时也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全旗境内覆盖层厚度1000米以内,含煤面积达70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520亿吨,远景储量1800亿吨以上,可采煤层:4-11层,煤层总厚度10-31.8米,煤质5500大卡以上。主要划分为呼吉尔特和纳林河两大矿区。其中,纳林河矿区分布于乌兰陶勒盖、嘎鲁图、苏力德和无定河境内,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宽约61千米,规划面积2068.7平方公里,总资源量342.2亿吨,预测储量500亿吨以上。纳林河矿区共划分7个井田、5个后备井田、1个勘查区和2个保护区。规划的7个井田,面积合计824.4平方公里,占矿区面积的40%,规划资源量125.8亿吨,设计规模为5800万吨/年。呼吉尔特矿区分布于图克、乌兰陶勒盖和乌审召境内,南北最长约74.1千米,东西最宽约66.8千米,矿区总面积3331.7平方公里,现已探明储量约180亿吨,矿区总体规划已于2008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该矿区目前规划10个井田,规划面积1086.9平方公里,建设规模为8200万吨/年。两个矿区共有在建煤矿5座,年底中煤蒙大和巴彦高勒试运车,截止目前,工程煤产量达59万吨,完成销售收入13865万元,上缴税金2357万元,到2014年,全旗煤炭产量将突破1000万吨,实现利税3.9亿元,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14000万吨,实现利税达到55亿元,煤炭产业收入将成为我旗经济发展的支柱财源。

  二、煤炭行业发展正面临严峻形势

  从去年以来,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了严重的下行态势,截至目前仍没有任何向好迹象。全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需求放缓,进口煤大幅增加,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煤矿建设投资回落,部分企业出现亏损,我国煤炭行业发展正面临严峻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煤炭产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前4个月,全国煤炭产量11.5亿吨,同比减少2300万吨,下降2%;煤炭投资同比下降6.6%。二是煤炭社会库存高位清晰显示着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大于求:去年以来,全社会煤炭库存居高不下,目前全社会煤炭库存2.92亿吨,比社会正常库存多1.5亿吨左右。三是煤炭企业经营面临十年罕有的困难局面。在供大于求压力下,煤炭价格持续下降。去年6月份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降至620元/吨,之后价格总体呈小幅波动下滑趋势,近期基本稳定在605—615元/吨。而就在2011年煤电价格谈判时,国家还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合同电煤价格每吨不得超过800元。煤炭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四是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信息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6%,利润同比下降43.6%。部分大型企业集团出现亏损,个别企业出现了贷款发工资和推迟发工资的现象。五是企业经营困难,也增加了安全生产的隐患,今年以来,吉林、贵州、四川等地连续发生几起重大煤矿事故。

  分析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业内认为市场需求下降、前一阶段的产能建设超前是两大主因。

  首先是需求方面,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电力、钢铁、化工等煤炭主要下游行业普遍不景气,煤炭需求不足。今年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4.3%,增速较上年同期及四季度均有所回落。其中受水电增发影响,火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减少95小时。其次是供应方面,受前一阶段市场繁荣刺激,国内新建、扩建了一大批煤炭项目。不仅如此,随着前两年上马项目的陆续竣工,明后年国内还将迎来一轮投产高峰。去年以来的煤炭进口量持续高位,也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供大于求。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国际煤炭价格下行,大量进口煤涌入我国。去年全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2.9亿吨,同比增长29.8%。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1亿吨,同比增长25.6%。今年预计我国全年进口煤炭量将突破3.5亿吨。

  三、煤炭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受经济下行影响,我旗煤炭产业发展也面临全新的考验和挑战:一是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降本增效。虽然我旗煤矿都是在建煤矿,但是,在前一阶段的市场繁荣中,煤矿企业降本增效的愿望并不迫切。随着市场形势的恶化,煤矿企业要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二是煤炭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促使煤炭企业调整营销思路、加强市场研究。煤矿企业要走访客户,第一时间掌握了客户需求。在重点单位派驻技术人员,搜集需求信息,进行跟踪服务。三是延长产业链、多元化经营,成为煤炭企业的避险途径。在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煤层气等产业。  

  专家认为,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转化,是消化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进口大量石油用于化工产品制造,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煤化工已经可以生产出大多数石油化工产品。我国应当总结近年来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示范工程建设经验,扩大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示范试点范围,推进煤炭向原料转化的产业化发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也能实现对石油、天然气优质能源资源的有效替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5月初,国家能源局召集煤炭、电力相关企业开会,征求《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办法》拟限制低热值煤炭进口,即低于4544大卡、含硫量高于1%、灰分高于25%的煤炭,并对进口商设定准入门槛。该意见受到煤炭企业的普遍欢迎,因为去年以来大幅增加的进口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热值褐煤,抬高低热值煤炭进口门槛,能够有效缓解进口煤对国产煤炭价格的冲击。

  但这一意见也受到电力企业的普遍反对。由于国外开采条件好、技术水平更高、管理更精细,这些进口煤即便加上漂洋过海的运费,价格也低于国产同等级煤。抬高进口门槛,显然不利于电厂降低采购成本。

  对这一问题的争议,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分析。对能源使用效率较低、污染排放较严重的低热值煤炭,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应当设定同样的使用门槛。基于我国能源资源紧张的格局,我们应当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鼓励多用进口煤。而考虑到环境约束,我国应当坚持鼓励多用热值高、污染小的优质进口煤。

  如何加快我旗煤炭产业发展,有几点粗浅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一、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保持煤炭工业持续发展。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关系,按照走牧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走出一条统筹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利用的新路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在建矿井的达产达标工作。二是积极招商引资,保证我旗煤矿的接续生产,标志着我旗煤炭工业将向新型工业化、科学化迈进。三是抓紧后备煤田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十二五”期间,我旗要多方筹资,积极做好后备煤田的详查和精查工作,解决后备资源短缺和发展的后顾之忧。

  二、采取“走出去、引近来”的方法,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用项目搭建招商平台。要积极主动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联营,研制煤炭转化升值新产品。今后,煤炭工业应该把握和处理好煤炭资源开采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应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煤炭产业链延伸作为主攻方向,以形成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应着手解决长期以来单一产业结构的弊端,发展煤炭产业链,就地搞转化,使煤炭转化为新型的洁净能源,减少利用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三、培育大企业集团是优化煤炭工业结构的根本举措。继续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并协调解决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前提下的资产效益最大化,以我旗丰富的资源优势为纽带,促进煤炭与电力、化工、建材、铁路等产业融合来延伸产业链。

  四、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素质。目前,我旗几个矿的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含量均步入了现代化矿井行列。但是还存在劳动生产率低、安全隐患多,工人劳动强度大,,回采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资源浪费严重等,因此要继续加快技术进步,改革落后的采煤方法,提高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五、加强煤炭行业管理。全旗上下,应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好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尽快建立行政执法体系,坚持依法办矿,依法管矿,保证矿区煤炭生产、经营秩序合法、有序、健康发展。

版权所有:中共乌审旗委党校党性教育网上展馆 蒙ICP备190031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