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纳林河小组建立于1928年,隶属陕西省横山一高党支部,有石作琦、范希芳等六七名党员,是迄今所知鄂尔多斯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石作琦,纳林河人,1927年6月在陕北加入共产党,是鄂尔多斯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范希芳,1928年加入共产党,是鄂尔多斯地区第一个女共产党员,也是陕北地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共产党纳林河小组组长。1928年春,纳林河谷家湾谷奇峰(谷占嵊)在横山一高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乌审旗目前已知最早的共青团团员,为共青团纳林河小组组长。共青团纳林河小组隶属于共青团横山一高支部,有团员三名。
当时曹动之领导的红军游击队活动由横山、靖边延伸到乌审南部,配合共产党纳林河小组开展工作。1930年12月,中共陕北特委领导的神木县兵运成功,一部分起义部队西进,途经纳林河。纳林河老百姓欢迎他们,为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谷家湾青年谷凤莲为起义部队绣了一面红旗:“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独立营。”
1934年,共产党乌审旗工作委员会成立。8月,活动于乌审南部、横山、靖边交界地带的蒙汉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二十二支队。1935年5月,共产党在巴图湾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至1949年10月,共产党纳林河小组、共青团纳林河小组、乌审旗工委、伊东工委、伊西工委曾先后在谷家湾流动办公,红军游击队、陕北红军二十二支队、伊盟蒙汉支队也曾多次在谷家湾驻扎。
该旧址是谷奇峰将军及其亲属的住所,也是共产党纳林河小组、共青团纳林河小组重要的办公地和活动场所。谷奇峰1925年入学横山一高,1938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奔赴晋绥抗日前线,先后在一二0师独立六支队、晋绥五军分区、塞北军分区开展抗日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在绥南、绥东人民解放军部队工作。新中国时期先后在绥远军区、北京军区、河北军区工作,曾任河北军区副政委。1981年,中央军委批准谷奇峰为正军级干部。在谷奇峰的带领影响下,侄子谷思贤、谷自珍(谷思强)、谷思义参加革命。谷思贤,八路军连长,牺牲于山西抗日战场。谷自珍,1938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在晋察冀根据地参加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的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又转战大西北。新中国时期参加抗美援朝,后到云南军区工作,任军区副政委。谷思义,1949前年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时期在江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工作任系主任、教授,副省级离休干部。
目前在无定河镇无定河村二社仍有党小组10孔办公窑洞。无定河镇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原则,对党小组旧址进行彻底修缮,作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予以妥善保护,并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