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8-08 17:05 来源:
萨拉乌苏村乡村振兴和村集体经济建设
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
2019年1月14日
萨拉乌苏村旅游服务中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有关单位:
萨拉乌苏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东靠靖边27公里,南临现代农业基地东坑镇8公里,西靠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地理位置优越。萨拉乌苏村着力于以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辐射玉珍沙漠生态园和天云山道观打造集休闲观光培训探险科考为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玉珍沙漠生态园现有观光塔,可容纳百人就餐,住宿(培训中心)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学习劳模精神,远离尘世喧嚣体验造林之劳,感受田园风光。天云山道观听晨钟暮鼓,感受道教文化之博大精深。萨拉乌苏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索史前文化,追逐古人类遗迹,领略8大沟湾一湾一景景色之幽深。近年来,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成后游客数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建设该项目能够明显改善餐饮、住宿、教育培训等基础设施条件,满足游客日益增多的需求。
一、项目名称
萨拉乌苏村旅游服务中心
二、项目类别
基础设施、集体经济
三、建设性质
集体建设
四、实施地点
萨拉乌苏村旧村委
五、时间进度
2018年—2020年
六、责任单位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七、建设任务
总占地规模约10亩,具体施工和资金投资明细:
原旧村委打造 |
21万元 |
餐饮设施 |
新建住宿用房 |
120万 |
20间 |
基础设施建设 |
15万 |
硬化、绿化等 |
室内装修 |
44万 |
依托萨拉乌苏遗址公园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兴建萨拉乌苏遗址博物馆,在旧村委的基础上,利用村集体土地打造萨拉乌苏游客集散中心,中心以游客接待、餐饮住宿为主,兼顾会务接待、商业洽谈功能。综合考虑景区后续发展,集散中心拟以准三星级标准进行打造。
八、资金规模
计划投资200万元(分二期投资完毕)
九、筹资方式
企业自筹+农牧民入股+村集体经济入股
十、受益对象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广大农牧民。
十一、绩效目标
2018年、2019年两年属于项目建设期,同时要购入电视、洗浴、地毯、床褥、餐具等,所以不进行接待。项目第三年开始,按照每间客房200元每晚的入住标准进行计算,考虑到萨拉乌苏村外来考察的专家学者较多且周边没有大型酒店,届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也将建设完毕,餐饮设施每年按照净利润10万元估算。20间住宿用房,春夏两季按照平均使用率80%计算收入,秋冬两季按照平均使用率30%计算收入,计算得出总收入365×20×55%×200=80.3万元。根据现行财税制度,缴纳5%营业税,城建税:实交营业税的7%,教育费附加:实交营业税的3%,所得税按33%缴纳。修理费每年约6万,管理费20万元。我们的目标是在营业初期,餐饮和住宿一整套项目每年的净利润超过50万元。
十二、群众参与
该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萨拉乌苏村旅游基础设施短缺的现状。拉动周边村民开办农家乐,形成围绕遗址公园的接待群,最大限度发挥景区承载能力,实现过境旅游到过夜旅游的转变。
十三、带动减贫机制
该项目可带来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经济效益,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家致富,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早日对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民委员会
萨拉乌苏村冷链物流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各有关单位:
萨拉乌苏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东靠靖边27公里,南临现代农业基地东坑镇8公里,西靠鄂托克前旗城川镇,萨拉乌苏一直以来以传统种植玉米为主,每亩年产值约600-700元,与相聚7公里的东坑镇和相聚35公里的白泥井镇产值相差数倍,以今年的蔬菜价格为例,今年受气候影响,山东寿光蔬菜受灾,蔬菜产量偏低,价格奇高,辣椒亩产平均9000斤,最低价1.8元每斤,最高价4.3元每斤,平均每亩产值约16000元左右。去年亩产约12000斤。均价在0.6元左右,每亩产值约7000元,萝ト今年亩产约8500斤,收购价每斤均价0.7元,去除成本,每亩纯收入约4000元左右。相聚7公里,但是东坑农民与本地亩产值相差数倍,东坑镇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产值已达极限,相距7公里的萨拉乌苏拥有与东坑镇相似的土壤,拥有广袤的的良田,但依然以传统粗放式种植模式生产经营,严重制约了老百姓致
富增收的渠道,国家提倡鼓励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带动农民的增收,改变农村面貌,脱贫致富,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带动了物流、信息、餐饮、住宿、等行业迅速发展,同时催生了农业经纪人职业的发展,以定边白泥井为例,本村的常驻人口约4000人,但是在6-10月份,外来流动人口约有18000人,外来人口的增加,带动了白泥井的住宿餐饮,外地客商将会需要装卸、物流等等劳务用工,增加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冷链物流是客商与农民建立联系的必然纽带,没有冷链,客商无法做长途运输,即使有了冷链机相关配套设施,货源是客商基本保障,适当引导农民种植经济类蔬菜。发展经济农业必将是大事所趋。
一、项目名称
萨拉乌苏村冷链物流园
二、项目类别
基础设施、集体经济
三、建设性质
集体建设
四、实施地点
萨拉乌苏村
五、时间进度
2018年—2020年
六、责任单位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
七、建设任务
总占地规模:35亩
项目共分为三期建设完毕。
(一) 一期投资137万元
预计土地审批手续办下来后,可以开始施工,具体施工和资金投资明细:
名称 |
费用 |
备注 |
|
彩钢棚 |
35万元 |
含场平占地800平方米 |
|
制冰设备1套 |
35万元 |
日出冰15吨 |
|
冷库 |
25万元 |
存储量180吨 |
|
地磅 |
7万元 |
120吨 |
|
地面硬化 |
20万元 |
1000平方米 |
|
配套设施 |
15万元 |
(二)二期投资105万元
具体投资明细:
名称 |
费用 |
备注 |
土建冷库 |
30万元 |
占地500平方米 |
制冷设备 |
35万元 |
|
冷库保温 |
15万元 |
|
洗萝卜设备一套 |
15万元 |
|
相关招商基础设施 |
10万元 |
(三)三期投资65万元
预计2021年可以进行三期工程建设,投资规模65万元,总结2019、2020两年的运行情况,对前期的进出货量统计,如需要扩大规模,继续投资,如能满足当前需要,对前期不完善的设施加以完善。以客商需求为导向,掌握市场趋势,带头投资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八、资金规模
总投资:300万元(分三期投资完毕)
九、筹资方式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农牧民入股+村集体经济入股
十、受益对象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广大农牧民。
十一、绩效目标
预计2019年夏季开始运营,项目采取一边运营回收成本,一边筹集二期资金的方式,以利于最大程度的减少资金压力。打算通过以下方式筹集二期资金:
当地农户种植芹菜,甘蓝,自菜等细菜,无需进行冷库预冷处理,棉被车填充适量的冰块即可进行销售,满座客商的基本需求、同时回收成本。试种100亩萝卜100亩辣椒预冷后出售,满足小型客商发货的要求,不以盈利为目的、吸引客商,为后期招商铺路。满足当地需求的情况下,制冰剩余部分以东坑镇作为目标销售市场,循序渐进回收投资成本,为二期投资等资。
需要村委解决的问题:关于土地承包权的转让问题。关于冷链选址的问题。关于土地使用性质改变审批问题,工程建设许可手续问题(费用问题)。产业专业扶持资金的拨付、使用,监管问题。协调200KW变压器,架设冷库运行专线。建设一眼机井的审批手续和资金扶持。
需要投资方解决的问题:初期的资金安排及保证金。土地转让金的支付到账。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冷链物流园的出图。申请注册农业合作社的审批手续及合作社的结构章程。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合理规划,账目清晰明了,便于监督。
二期工程建成后需要达到以下目标:消化处理沙拉乌苏村500亩萝ト500亩辣椒的预冷出货量满足中型客商的需求。解决客商对蔬菜产品多样性硬件需求。逐步提高蔬菜产地在客商人群中的知名度。为客商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适当的回收投资成本。增加部分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同时会培养出少量的蔬菜经济人(蔬菜代办)。随行就市,影响农民对蔬菜种植效益的认识,总结种植经验。
需要村委解决的问题:继续多渠道的申请扶持资金,对冷链进行投资,对农民进行适当补助。积极邀请旗市领导对一期成型的冷链工程参观考察,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大对本村委的支持力度,快速发展经济农业产业。积极带队组织萨拉乌苏农民到东坑、白泥井参观考察,让农民看到收益,主动加入产业转型的行列,(投资方协助)同时减轻村委的引导农民种植难度。村委适当的挤出少量资金,邀请东坑的蔬菜种植好的土专家,定时按期现场指导本地农民对蔬菜的管理,培训等等(投资方协助)提高本村农民的种植水平对投资方的施工质量及时间可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监督。
需要投资方解决的问题:提前安排资金,对种植面积准确统计,计算出货量,不能影响当年的生产销售。利用自身的资源,多方寻找购销产相匹配的客商,解决销售难的关键环节。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投资,对资金长远规划,合理安排,账目明了可查。协调好客商与农民买卖双方的利益,既要让客商有钱可赚,(做成回头客)又要保证农民的利益,(种植信心不倒)。
十二、群众参与
该项目可以有效改善萨拉乌苏村现代农业种植结构。拉动周边村民种植蔬菜。
十三、带动减贫机制
该项目可带来年收入超过60万元的经济效益,帮助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牧民发家致富,恳请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早日对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力争使本项目早实施、早见效。
项目建议: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解决农民种植风险,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保障农民对种植经济蔬菜的信心。
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