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滩村:铸就集体经济的“党建引擎”

发布日期:2019-08-06 11:01     来源:

   近年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只有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举措。庙滩村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强化党建引领,结合地域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造血功能,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到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0万元,成为无定河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典范。

  庙滩村位于纳林河中下游,距镇政府所在地17公里,土地总面积64平方千米,总人口611户1580人,常住人口265户755人,全市18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纳林河工业园区于2005年经批准依托庙滩村设立。近年来,庙滩村坚持党建领航,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推行党建“三个三”发展模式,即:强化“三项建设”、发展“三型经济”、完善“三个机”,主动融入无定河镇“一带一园一区”产业发展格局,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促进农牧区富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探索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成为我镇唯一一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70万元的行政村,先后荣膺“鄂尔多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乌审旗先进基层党组织”“乌审旗庆祝建党90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预计到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5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将达到3万元。 

  抓好“三项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抓好“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俗话说的好“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因此,庙滩村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人员等培育兴村富民的“领头雁”,将既有政治头脑又有经济头脑、既有业务能力又有管理能力的党员干部充实到“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两委班子成员,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两委”班子任期目标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精心组建一支协调高效、合作互补的村干部队伍。 

  二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发展集体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因此,庙滩村党支部深入推进“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积极鼓励在家党员带头发家致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鼓励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和广大党员领办、创办劳务公司、幼儿园、道路运输公司等集体经济项目,大力培育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好产业项目建设。立足于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道路运输公司和劳务公司,解决了全村150余人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以政府投资加村民自筹的方式筹建了综合农贸中心,中心按功能划分三个服务中心和一处停车场,其中停车场占地面积为60余亩,2017年以整体出租的方式投入运营,目前运营稳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50万元。“三项建设”为庙滩村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为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通过“三型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品质 

  一是发展资产运营型经济。将闲置的旧村委大院、村委底商等村集体资产运营起来、盘活起来,通过入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全村闲置资产利用率和资金的周转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全村闲置资产每年累计收入20余万元。 

  二是发展资源开发型经济。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村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资源,通过村民入股、联户开发等形式,大力发展商贸服务、餐饮住宿、休闲观光等项目,每年创收150余万元。 

  三是发展产业服务型经济。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工业园区开发,成立劳务服务公司、道路运输公司等服务型实体,承接驻村企业、村内及周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物资运输、劳务服务等项目,共享资源优势,加强地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劳务公司共有员工30余人,年收入达60万元;道路运输公司共有车辆100多辆,员工120余人,年利润达700万元。同时鼓励劳务服务公司与企业、园区间加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完善“三个机制”,激发基层党建动力 

  一是建立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公司+村集体+农户” 的模式,庙滩村与劳务公司合作,推行按股分红、利润二次分红等利益分配方式,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保底分红2万元以上。同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将集体土地征收的1200多万元资金通过入股形式投资建设农贸市场,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加大了村民的致富积极性,从“等着富”变成“我要富”。 

  二是建立村集体经济服务机制。将村集体经济用于贫困户扶持、种养殖大户扶持,大病户资助等,目前村集体经济已累计8年为全村1500多人代缴合作医疗费用近300万元,为全村一半的常住户解决了生活用天然气,真正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服务全村群众的目的。 

  三是建立村集体经济运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村级事务监督办法,落实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对承包经营集体经济项目的企业和个人,及时按承包合同收缴承包金;严格按照“532”工作法进行民主议事,保证农牧民群众对集体资产财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到“内容、程序、形式、时间”四规范。 

  “三个机制”的完善,切实发展和壮大了庙滩的村集体经济,增强了基层党建活力,让庙滩在全镇甚至全旗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下一步,庙滩村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领航,全面推行党建“三个三”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并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好每一笔收入,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村民自筹资金的红利分配,另一部分用于村民医疗保险代缴、“菜篮子”工程扶持等,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村集体经济与农牧民收入同步增长。进一步探索更加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项目,持续提升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形成滚动发展的助农增收新模式,深入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为全村1580人办好每一件实事,为庙滩村实现现代化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