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4-17 08:40 来源:
一、基本情况
陶尔庙嘎查位于苏力德苏木东北部,距乌审旗17公里,是苏力德苏木下辖的一个以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嘎查,下设5个牧业社,总土地面积为482平方公里(72.3万亩),总人口385户1020人,中共党员42人,党员中心户5户。水浇地8778亩,草牧草47.3万亩。牲畜总头数29770头只,其中牛1677头,羊24093只,生猪4000口。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5200元。
陶尔庙嘎查有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五畜文化底蕴深厚,以乌审旗苏力德陶尔庙五畜文化联合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挖掘牧民游牧文化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型”特色化党组织。嘎查“两委”班子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支部+协会”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带领广大农牧民发展优化肉牛、鄂尔多斯细毛羊养殖业,实现农牧业节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为有效提高牧民的收入及嘎查实体经济,嘎查组织成立了陶尔庙嘎查互助资金协会,截止目前共筹集互助资金220万元,年利息33万元,其中10%用于扶持嘎查弱势群体。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情况
1、危房改造:完成2个自然村危房改造99户、其中新建 14户,改造85户;总投资171万元,其中农牧民自筹90万元。2、安全饮水:完成投资29.7万元、其中农牧民自筹1.98万元,2个自然村、99户农牧民共420人,3、街巷硬化:2个自然村、水泥路2段1.7公里,2处街巷硬化12600平米。完成到户通道2个自然村42户30142平方米。4、农网改造升级:完成高、低压投资共862万元、全部为企业投资,完成5个自然村共128公里;增装变压器24台。5、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实现全覆盖。6.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投资40.3万元,2014建成60平米卫生室、200平米文化室、50.平米便民连锁超市。7、养老保险:投入17.35万元完成34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调资。8、高龄津贴:投入2.75万元发放25人的高龄津贴9、环境整治:完成总投263万元。拆除废旧房13处、残垣断壁5处、废旧棚圈29处;清理“五堆”72户360吨;建设公厕2座;新建垃圾池2个;新增垃圾箱28个;完成村庄绿化750亩;整修围栏19000米;设置村牌1个;安装路灯54根;建设文化广场2处12600平方米。10、其他制作文化墙112平方米;制作落地宣传牌2块25平方米。
二、采取措施
一是大力宣传“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政策,采取入户宣传、召开村民大会、制订宣传手册相结合。共发放宣传手册 1000多册。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村民代表的表率作用,让他们参与工程实施的全程监督。
三是广泛征求群众的意愿,按照老百姓的想法进行规划设计,做到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为主。
四是“3+1”互助单位协助嘎查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监督管理。
存在的问题
一是牧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比较分散,家家通水、通电、通路的难度高、投资大。
二是按照“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政策要求,导致政策享受的不平衡。
三是部分农牧民思想认识不到位,给“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推进带来不便。
四、今后工作思路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
一是继续打造环线以里23户草原示范建设项目,完善牧民草棚、3000亩的喷灌、自动羊槽。
二是完成15公里环线水泥路。
三是新建特色文化户10户,对2015年建成的进行完善力争2016年6月投入运行。
四是新建600-800平米嘎查功能齐全活动阵地包括两委及驻村服务办公场所、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会议室、厨房、五畜文化展厅。
五是环线以外30户的房屋 、棚圈进行全面改造。
六是计划建设一个功能齐全的敬老院。
二、基层组织建设
今后一个时期,陶尔庙嘎查按照全旗农村牧区基础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星级化管理、个性化创建、精细化服务”。星级化管理:陶尔庙嘎查党组织严格按照星级化管理的要求力争向“十星级”党组织奋斗。个性化创建:立足陶尔庙嘎查位于乌审旗政府周边的区位优势、富集农牧业产业化优势、深厚文化底蕴优势,创建“乡村旅游发展型”特色化党组织,努力构建“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精细化服务:以“五级示范抓引领”为抓手,整合“三到两强”、“3+1”互助共建和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活动各类资源,认真落实“六个一线”工作机制,开展以基层干部“进网络、进农牧户、送政策、送科技、送理念、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两进三送四服务”活动,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
三、农牧业产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围绕主导产业,加快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
我嘎查是典型的牧业嘎查,继续加大鄂尔多斯细毛羊产业的培育,加快人工受精的普及力度,全面提升单只羊的产毛量、产肉量,为农牧民的创收提供新的途径。同时继续扶持肉牛产业的发展与提升,适度发展生猪产业。
以藏传佛教圣地之一陶日木庙、以陶尔庙五畜文化联合专业合作社为中心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业,整合各级扶持政策,全力做好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基础工作。
由于陶尔庙地广人稀,发展林沙产业的空间很大,根据牧民的意愿适度推广红枣的种植,形成“专业合作社+牧户”的运行模式。
大力发展城郊大棚种植业,为乌审旗居民提供优质的蔬菜,解决蔬菜供应价格偏高的局面。
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1、对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进行包装,打造个体化生产,品牌化包装,集中化销售。
2、通过“3+1”互助单位及嘎查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积极与周边的企业对接,为企业提供绿色畜产品的供应。
3、通过党员带头示范,积极引导牧民由单一的秋季销售向四季销售转变,提高牧民畜产品的升值空间。
4、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将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取舍饲圈养;乌审旗周边的牧民可经营蔬菜大棚,拓宽牧民致富的渠道。
5、组建畜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负责畜产品的销售联系、货物组织等业务,将农牧民的单一销售变为合作社统一销售,扩大增值得空间。
6、探索基层电商经营模式。